引言
我国军衔制度的演变,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,即:清末、民国、老蒋时期和现代。
本文,小胡豆就简单的聊聊,我国军衔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。
清末军衔制
我国实行军衔制度,还是在1895年以后的事,这一年和小日本打了一仗,威严一败涂地,这一次打击,促进了一场求存图强的开端。
清朝也于此后,参照西欧的军衔制,开始编练新军。
1903年的6月,清朝在北京设了练兵处,以此督练新军。1904年12月,为了统一新军的军制,练兵处和兵部碰头,商定效仿西方军队的模式,建立三等九级军衔制,并出了一个明文规定,即《另定新军官制事宜》,这也是我国首次把军衔制摆上了桌面。
1905年12月,清军开始实行了军衔制,这是清军向近代军事向前迈的一小步,却是我国军事由古代向近代跨越的一大步。
我们来看看清军所实行了这个军衔制:
中等三级:正参领 、副参领 、协参领;
次等三级:正军校 、副军校 、协军校。
1909年,兵部又在这个基础上,出了一个补充章程:《陆军人员暂行补官章程》。
这个新制定的章程里补充,在军官第一等第一级里面,又增设两个荣誉头衔,即:大将军和将军。
在此之外,还另设立了军士衔三级,即:上士 、中士 、下士;以及额外军官,也就相当于后来的准尉。
到了1911年3月,又出了一份章程《奏定陆军军队学堂服色章记图说》,这《图说》是规定兵的等级,划分为三个级别,即:正兵、一等兵和二等兵。
前前后后,经过了六年时间的折腾,中国近代军衔制度的等级体系,才算是基本完成了。
民国军衔制
到了民国时期,军衔制度经过了很多次的演变和修改,起起伏伏,变来变去,在一退一进当中逐渐变得健全和完善。
民国的军衔制,以袁世凯作为一个分界线的话,可以分为两个时期:前北洋时期,后北洋时期
一、前北洋时期
1912年1月,民国正式成立后,就宣布废除清朝设立的军衔制度,并重新颁布了新的军衔制,即《军士制服令》。
这个《制服令》的规定就更为详细了,对军官的等级都进行了划分。
其中,把军官分为三个等级:上、中、下;每个等级当中又划分大、中、少三个等级。
上等官里面包括三个级别:大将校 、中将校 、少将校;
中等官里面包括三个级别:大领 、中领 、少领 ;
下等官,也称之为初等官,里面包括三个级别:大尉 、中尉 、 少尉。
除此之外,还增设了一个基层军官,称之为额外军官。
至于普通的士兵,大致就划分为一等兵和二等兵两个级别。
在此之后不久,又颁布了《陆军官佐士兵阶级表》,把军官和士兵的军衔等级,从之前“六等十四级”的军衔修订为“六等十六级”。
其中,军官的军衔制称之为“三等九级”,上等官称“将军”,中等官称“都尉”,初等官称“军校”;每个等级里又划分出大、左、右三个级别。
军士和士兵一级做了略微的调整,各增至了三个级别,军士:上士 、中士 、下士;普通士兵:上等兵 、一等兵 、二等兵。
本文来自今日头条“怪味胡豆史”原创,其他平台和作者均为抄袭和搬运
二、后北洋时期
到了袁世凯时期,北洋军队又单独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军衔制度。
1912年8月19号,袁世凯颁布了《陆军官佐兵等级表》,关于军官的军衔划分,仍旧采取“三等九级”,没有做调整,只是在称呼上做了修改。
上等官称将官,中等官称校官,初等官称尉官;
每一个等级里面也包括了上、中、下三个等级,其称呼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称呼了。
也就是:上将 、中将 、少将 ; 上校 、中校 、少校 ;上尉 、中尉 、少尉。
其中,额外军官不在列入官等级别。
军士和士兵也各自分为三级,军士分为上士、中士、下士;士兵分为上等兵、一等兵、二等兵。
同年的12月20日,北洋又对海军的军衔制度做出了说明,颁布了《海军官佐士兵等级表》。
海军军官的军衔等级和称呼,和陆军相同,不另做处理;只对普通士兵一级做了些许的调整,士兵划分为五个等级:一等兵、二等兵、三等兵、一等练兵、二等练兵。
老蒋时期
这个时期,随着兵种的增加,军衔制的演变也多了些许复杂和多元化。
1927年,老蒋只是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,还没站稳脚跟,因此,部队的军衔制还沿用了北洋时期的制度,没有变更。
1931年,老蒋把各地军阀所建立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航空队,都给收编了,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空军。
自此,我国才算是初步草创了陆、海、空三军的规模,初步有了现代化军种的规模和雏形。
从1934年下旬到1935年1月,针对陆、海、空三军,老蒋先后颁布了《官制表》和《士兵等级表》。
军官的军衔分为将、校 、尉三个等级,每个等级里面还是划分为上、中、少三个级别。
不过,与之前所不同的是,规定了在军衔之前要注明军种的名称,譬如陆军中将、空军中将、海军中将等等。
军种不同,军衔的级数也不同,陆军是六级,海军是八级,空军是六级。
1935年的3月,上将级别当中又划分出来了两级,并增设了一个“特级上将”。由此,整个军衔制度增加到了十八级。
这个“特级上将”为当时的最高军衔,只授予给陆、海、空三军最高的军事长官,当然了,实际上也就只有老蒋获得过这个军衔。
1975年,老蒋去世,五年后的1980年6月,正式废除了“特级上将”这个军衔。
有意思的是,边疆地区,譬如西康、蒙古这些地区的军衔,其等级和称呼,却又好似和社会脱了节。
这些地区的军衔实行“三等十级”,其称呼和旧式军队的类似,成为都统、都领、都卫等等;因此,有的人从军官的名字上,就误认为这些地区的军队,当时还效忠于清朝,这就是一个错误的认知了,
我简单的说一下这个“三等十级”的划分:
1、一等三级:都统 、副都统、协统 ;
2、二等三级:都领 、副都领、协领;
3、三等三级:都卫 、副都卫、协卫。
除了上述这三个级别之外,还额外增设了一个“准卫”。
我军军衔制
我军向来重视部队的正规化建设,我军曾有两次酝酿实行属于自己的军衔制,一次是1939年,一次是1946年。
不过,因为受制于客观条件的不成熟,这两次军衔制都只处于酝酿期,并没有真正的实行。因此,我军当时所实行的军衔制,和老蒋的军衔制大致相同。
从1949年开始,我军就开始正式着手准备实行新的军衔制,经过了几年的酝酿和准备,于1955年的10月1日,正式颁布实行。
初期的时候,我军的军衔拢共分为“六等二十级”。
1、大元帅、元帅;
2、将官:大将、上将、中将、少将;
3、校官:大校、上校、中校、少校;
4、尉官:大尉、上尉、中尉、少尉;
5、军士:上士、中士、下士;
6、兵:上等兵、列兵。
其中,“大元帅”只罗列了一个名,实际上并没有实际授予;在“尉官”这一级中还设了“准尉”,不过,准尉只享受干部待遇,并没有实权。
除此之外,随着兵种的多元化和综合化发展,我国的军衔制还对军官做出了八大类的划分,如指挥、技术、军需、军医、兽医等等。
这一套军衔制实行了十年的时间,于1965年6月1日取消了这套军衔制。
到了1984年,我国又重新实行了军衔制,逐渐完善了军衔的晋升、军官的服役年龄、军官退休后的待遇等等,由此,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军衔体系。
本文来自今日头条“怪味胡豆史”原创,其他平台和作者均为抄袭和搬运
本文所有内容来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/不实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,联系邮箱postusb@foxmail.com
发布者:泰缘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jxdyg.com/baike/2179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