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7月8日,在沈阳市的一家汉字传播文化主题书房,小朋友在阅读。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
新标准发布
覆盖绝大部分人名、地名用生僻字
国家标准委联合有关部门7月28日发布新版《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》强制性国家标准,将于2023年8月1日正式实施。
新版标准共收录汉字87887个,比上一版增加录入了1.7万余个生僻汉字,不仅收录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全部汉字,还可覆盖我国绝大部分人名、地名用生僻字以及文献、科技等专业领域的用字,能够满足各类使用需求,为传承中华文化、增强中文信息处理能力、满足姓名生僻字人群用字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标准保障。
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田世宏表示,无论是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,还是实现政务服务“网上办”“掌上办”,都需要中文编码标准化。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,不断强化标准实施,切实推动语言文字标准化工作实现新发展、迈上新台阶。
据介绍,《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》是中文信息技术领域最重要的基础性标准,对汉字和我国多种少数民族文字进行了统一编码,需要进行中文处理的信息系统均需应用此类编码标准,支撑了我国中文信息处理和交换需要。
叫“頔”的、叫“?”的
实名认证、移动支付将更便捷
无法通过实名认证、难以使用移动支付、健康码生成出现问题……浏览过往的新闻报道不难发现,许多姓名中带有生僻字的人,都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不便。
依照此前的统计数据,我国约有超过6000万公民的名字中含有生僻字。大概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,因为某个同学好友的名字才认识一个汉字,并且明白了其中的美好寓意。比如“頔”字音同“迪”,“美好”之意。
根据有关报道,2019年公安部门对人口信息库专用汉字库进行了扩容升级,收录了包含少数民族文字、冷僻姓氏在内的7.2万个汉字,基本满足了老百姓身份认证需求。但由于许多其他社会部门并未同步更新这套字库,不少生僻字无法共享,姓名含生僻字群体办事难的问题依然存在。
即将于明年实施的这项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,在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,也终于可以让名字叫“頔”、名字叫“?”,不再是一种“麻烦”。1.7万余个生僻汉字编码字符上线,让姓名中含有生僻字的群体不受“数字鸿沟”的困扰,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。这样的举措也为更规范化地处理社会公共服务难题,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范本。
新版《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》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后,在相关报道的评论区,很多网友用自己的实际经历说话,为这一“为人民办实事”的举措留言点赞。
您的名字里有生僻字吗?
综合/新华每日电讯综合 新华社报道(记者赵文君)、光明日报(作者邢妍妍)、网友评论等
来源: 中国妇女报
本文所有内容来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/不实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,联系邮箱postusb@foxmail.com
发布者:泰缘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jxdyg.com/life/1318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