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情提要:近日,河南郑州,96岁老奶奶摆摊30年意外走红后,各路主播前往老奶奶摊位前直播蹭流量,几十位主播将奶奶摊位团团围住,有人劝老奶奶涨价,奶奶说“我有我的想法”。温馨提示:照顾奶奶生意的同时,请不要过多打扰。
新闻链接:十几位主播围住96岁摆摊奶奶蹭流量

这个根源是在平台。平台都在AI算法,大家关注什么,算法就推荐什么,但AI无法区分哪些是蹭流量的,所以这种侵犯式蹭流量,基本上100%成功。
而只要蹭得上流量,就基本意味着能分广告或流量的一杯羹(平台的商业模式是如此)。也就是说从蹭流量的人的角度,这个无法完全避免,毕竟这上面能赚钱,这些人在某些平台存在的价值也仅仅是为了赚钱,而不是知识分享。
我们都认可知识分享不代表不能赚钱,但只要赚钱、而且有大钱可图,那些冲着流量来的人必定会把触手伸进来。这不仅仅是互联网的问题,各行各业其实都有此问题,甚至宗教圈这个问题更甚。每个平台,每个行业其实都是龙蛇混杂的存在,只是龙多还是蛇多的比例问题。
而对平台而言,或者每一个行业来说,要从做知识分享的人群和赚钱而刷流量的人群中取得平衡。既不能让那些蹭流量的坐大,又不能完全屏蔽他们(完全屏蔽的话平台就失去了开放和包容)。
平台有平台的难,因为流量就是金钱,流量就是股价,哪怕里面水分很多也要硬撑。归根到底,这就是平台对即见的利益难以割舍,对未见的利益看不到确定。而且还担心其他平台要放任而独我不放任蹭流量的话,我还要被其他平台内卷掉……
平台是如此,每个行业其实也都如此,甚至我们做人,又何尝不是如此呢?名与利,就如同这种流量,那些蹭圈子找名人拍合影的不都是蹭流量么?于世间,我们改不了众生,但可以进步我们自己。
作为个人,具体做法也简单:
1、我们自己不做这种侵犯式流量的行为;
2、对这种行为明确的表达反对,并劝身边这么做的人不要再如此;
3、不要给这种行为贡献更多的流量。

本文所有内容来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/不实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,联系邮箱postusb@foxmail.com
发布者:泰缘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jxdyg.com/life/14233.html